香港大学真的比清华大学好吗?
2025-09-18 18:17:56
“神童”王恒屹:屡次登上电视却被网友嘲“伤仲永”,现状如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作者✎大冰话史
编辑✎大冰话史
三岁识字3000,背诵唐诗上百;六岁参加中央电视台比赛一举夺魁惹人羡慕。
他就是被誉为“中华小诗库”的“神童”王恒屹。
然而,在名誉加身、一炮而红的背后,不少网友纷纷质疑王恒屹将会成为下一个“伤仲永”;
质疑王恒屹父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
质疑王恒屹将会在成年以后江郎才尽。
他的“天才神童”名号究竟是“真神童”还是“真营销”呢?
距离王恒屹一战成名的节目已经过去五年,现在的他状况如何呢?
2013年,王恒屹在山东青岛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呱呱坠地。
由于家庭较为贫困,王恒屹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将年纪尚小的王恒屹交给奶奶照顾。
与喜欢古诗词、热爱读书听曲的奶奶朝夕相处,王恒屹从小就对古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
看着孙子有兴趣,王恒屹的奶奶就开始一字一句教导王恒屹阅读《三字经》。
念了没几次,王恒屹的奶奶就惊喜的发现,王恒屹这孩子有着异于常人的阅读天赋。
本来,奶奶就刻意减缓阅读速度,为了让王恒屹有更深的印象。
可王恒屹竟然在仅仅听读过两三遍以后就能记住绝大多部分语句,甚至还能在她阅读时赶超一步将下一句诗文背诵出来。
才一岁多的年纪就有如此出众的记忆力,倘若加以培养,前途肯定不可估量。
奶奶将此事告诉了王恒屹的父母,他们对于王恒屹小小年纪所展现出来的学习天赋也感到十分欣喜。
经过一家人的仔细商讨,最终决定由热爱国学文化的奶奶担任王恒屹的“启蒙教育官”。
为了能让王恒屹的潜力快速被发掘,王恒屹的奶奶买来一些古诗书籍以及识字卡,计划在半年时间内让王恒屹将所有内容熟读背诵。
可她却远远低估了王恒屹的潜力,不过短短一个多月,王恒屹就飞速的成长起来。
他不仅按照奶奶的要求学会了那些书籍和文字,甚至清楚地记住了两百多个国家的国旗。
就连奶奶常听的音乐,只要播放几秒,王恒屹就能准确无误地说出音乐的名称。
“乖孙,可不能死记硬背啊。”
担心王恒屹会在不理解文字含义的情况下一味背诵,王恒屹的奶奶偶尔会抽查他对于古诗、文字的理解程度。
出人意料的是,在奶奶没有过多讲解的情况下,年幼的王恒屹仅凭自学就可以理解大部分古诗词所蕴含的内容并进行翻译。
为了记录王恒小小年纪却“满腹经纶”的模样,王恒屹的奶奶随手拍下一个他背诵诗词的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上。
没想到这却让王恒屹一夜走红,网友纷纷赞叹王恒屹的长相可爱、天资聪颖。
这段视频同样吸引了央视注意,王恒屹的超凡才华让他于2017年受邀参加孟非主持的《了不起的孩子》。
在节目中,孟非随意抽取自己著作的一页交由王恒屹阅读。
这个年仅四岁的孩子在舞台上不仅表现得落落大方、自然从容,在朗诵文章的过程中也是口齿清晰、阅读流畅,甚至精准的把握了文章中所想要表达的断句部分以及情感。
这不禁让所有人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
更厉害的是,在比赛的下一个环节——猜歌名,王恒屹与两名嘉宾进行速度比拼,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说出播放歌曲的歌名。
正当两位成年嘉宾信心满满的开始比赛时,王恒屹的反应结果结结实实的给轻敌的两人上了一课——不管播放出的是什么歌曲,他都能在听完五秒前奏后准确的说出歌名。
看着王恒屹的精彩表现,现场的观众忍不住拍手叫好。
自此,王恒屹正式走红,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天才”与“神童”。
而在两年后,六岁的王恒屹在《欢乐中国人》中的再度登台更是结结实实地将所有人都惊艳了。
那时的王恒屹面对主持人的提问,自信十足的表示:“只要是旧版的《千家诗》无论哪一首我都能背诵。”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就连主持人与嘉宾都一度认为王恒屹这是在大放厥词。
但王恒屹既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就代表他有十足的把握。
果然,无论主持人与嘉宾做出如何要求,甚至提出角度刁钻的问题,王恒屹都照单全收。
他流畅的背诵与对古诗文的理解再次让所有人感到震惊。
2019年,王恒屹受邀参加央视节目《挑战不可能》。
在节目中,评委从300首古诗中随机挑选十首,并从其中两联诗句中挑选任意九个字放入九宫格中。
而王恒屹要做的就是根据乱序并且闪烁的9个提示文字在极短的时间内辨认并还原出诗句的原貌。
正当大家以为这个艰难的任务一定会难倒王恒屹时,他再一次展现了一个奇迹——不到六岁的王恒屹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冷静、专注以及抗压能力。
在场内一片寂静、成千上万双眼睛都注视着他的时候,王恒屹仍然保持着极佳的状态与出色的水平,近乎完美的完成了任务。
节目现场沸腾了!所有人都为这个“神童”的表现高声喝彩!
然而,正当他获得数不清的赞誉时,一些网友开始质疑起了节目的真实性,怀疑王恒屹是在“作秀”和“炒作”。
随王恒屹名气大涨一同到来的,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质疑。
有部分网友认为不到六岁的王恒屹根本不可能具有如此高超的记忆能力,甚至怀疑节目组为了节目效果而“动手脚”。
还有部分网友则是为王恒屹感到惋惜,猜测王恒屹能有如今优秀的表现,全是因为父母“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
而这种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强迫孩子的行为会给孩子的童年带来极大的影响,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教育方式。
倘若这种教育方式对国内其他家长产生误导,那么以后的孩子们都将不再拥有童年。
网友的观点不乏道理。但是,让我们回顾王恒屹的童年,就可以发现他如此出类拔萃的原因。
从被发现文学天赋开始,王恒屹的父母便有意挖掘、培养着他的文学才能。
此外,奶奶的对于文学的热爱同样深深感染着王恒屹,让他逐渐爱上诗词、音乐;父母也从未对他做出任何打压的行为,尽可能的帮助奶奶一同发掘王恒屹的潜力。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当今社会,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是有大有小。
有些孩子的天赋会被父母发觉从而得到培养、发展,而有些因为种种因素被岁月掩埋。
曾经,确实出现过一些被父母强迫成为“天才儿童”的例子发生。
但王恒屹无疑是幸运的,他非同一般的文学天赋在未经强迫的情况下成为了爱好,经过父母的发掘成为同龄孩子中间的翘楚。
针对网友的另一个观点,我们从客观角度出发。
如果王恒屹真的被强迫阅读并且背诵,站在舞台上的状态想必不会如此自然大方。
先前我们提到,王恒屹的奶奶对于他的教育独有一套“方法”。
从以身作则开始,她不愿孩子“为学而学”而是“为乐而学”的教育方式先是激发了王恒屹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是逐渐让他将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和消遣。
这种教育,怎么能称得上是“揠苗助长”呢?
现在的王恒屹已经十岁,是四年级学生。
曾经被网友预言的“伤仲永”情况并没有发生在他的身上。
相反,早在一年前,他的古诗词量就已经累积到了1400首以上。
在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王恒屹发现了学习中新的乐趣——历史文化。
他说:“学古诗词让曾经的我很快乐,现在学历史也带给我了这种感觉。
我喜欢了解那些先人的故事,从中汲取知识,这让我感觉无比充实。”
班上的老师对于王恒屹这种学习的态度给予了高度认可与表扬,他被老师们激励着成为“小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同学们,并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生动风趣的文字语言;文字背后的有趣故事;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
王恒屹把曾经奶奶指导他的方式带入到自己的“小课堂”上来,帮助不少同学对枯燥乏味的历史课产生了新的认知。
“我长大后想做个历史老师,我觉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非常值得探究和钻研,其中一定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我想把它们都挖掘出来,讲给所有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在,王恒屹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状态以及学习状态可以说让一切的谣言都不攻自破。
他没有因为自己的才华与天赋骄傲自满,也没有变成“泯然众人”的伤仲永,更是不存在被“揠苗助长”而留下的心理阴影。
从始至终,王恒屹都做到了乐于学习并且爱上学习,让那些平日里晦涩难懂的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入自己的脑袋。
他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不断前进探索。
希望王恒屹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为国学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传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究!
#精品长文创作季#
2025-09-18 18:17:56
2025-09-18 18:15:40
2025-09-18 18:13:24
2025-09-18 18:11:09
2025-09-18 18:08:53
2025-09-18 18:06:37
2025-09-18 18:04:22
2025-09-16 13:04:22
2025-09-16 13:02:06
2025-09-16 12:59:51
2025-09-16 12:57:35
2025-09-16 12:55:19
2025-09-16 12:53:02
2025-09-16 12:50:46
2025-09-16 12:48:29
2025-09-16 12:46:12
2025-09-16 12:43:57
2025-09-16 12:41:40
2025-09-16 12:39:24
2025-09-16 12: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