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电话不接怎么办?开启手机这一功能,轻松掌握他的过去轨迹!
2025-09-26 00:09:45
抗美援朝中国牺牲多大?
抗美援朝中至于说到得失,中国人无疑是感到骄傲的。这场战争的确使中国在世界上恢复了一个大国和强国的形象。在此前屈辱的一个世纪内,中国对西方和日本屡战屡败,不是大量割地就是巨额赔款。而在长达33个月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战争中,中国以弱抗强,竟然能够坚持到底,且与美国代表平起平坐地签订了停战协定,这不能不令世人对新中国刮目相看。但是战争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
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阵亡11.4万人,负伤25.2万人,失踪2.56万(其中被俘2.1万)人,因伤病致死的3.46万人。总计损失兵员达42.62万人,其中仅团以上的指挥员就牺牲了200多人。比较起来,按保守的数字计算,中国军队的损失也远远超过了美国,其比例为:阵亡3.39:1,负伤2.47:1,失踪或被俘5.02:1,伤病致死1.68:1,兵员总损失2.62:1。
整个战争的损失,不仅仅体现在人员和兵力的损失,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更为严重。战争爆发前,中国曾设想在1951年将军费开支从1950年占预算总支出的43%减少到30%,而用70%来进行经济建设,但战争的爆发,特别是转入持久战,迫使中国把1951年国家预算中军费开支的比例提高到45.64%。如果说因情势紧急,中国决定将苏联提供的3亿美元低息贷款全部用于购买武器装备(原计划仅4000万美元)尚属不得已而为之,那么从1951年起大规模增加军费开支就完全是战争长期化的结果了。
当年的总预算因战争增加了60%,而总预算中直接用于朝鲜战场的就占32%。 两年以后用于经济建设的贷款仍然很紧张。1952年9月周总理访苏时请求苏联在今后5年中再贷款40亿卢布,但其中大部分还是用于军事和国防,购买工业设备的仅有8亿卢布。中国在朝鲜战争期间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战费开支达人民币62亿元,其对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可以想见的。
另一个后果是造成了自身在国际政治中的孤立地位。朝鲜战争爆发前,关于联合国的代表席位问题已经出现了有利于新中国的趋向,特别是与印度建交和与英国进行建交谈判的情况对联合国其他成员国颇有影响,以至美国国务院也决定不再使用否决权阻挠联合国接受新中国的代表席位。直到1951年1月8日英国首相艾德礼还致信杜鲁门指出,英国政府历来反对“由联合国通过一项谴责中国是侵略者的决议”。
朝鲜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一项实际上以美国要求为蓝本的决议,即对中国大陆实行禁运。大约半年之后,美国经济事务助理国务卿索普在一份声明中宣称:“已经有43个国家接受和积极贯彻了联大决议,它们原来都是向中国出口战略物资的主要国家。”经济封锁的结果是迫使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不得不过分依赖于苏联及其东欧卫星国。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中国与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贸易额的比重1950年为32.4%,1952年为52.9%,1953年为72%,此后直到50年代末一直保持在70%以上,其中对苏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50%。
在整个战争期间,先后有12个苏联空军师投入了空战,轮番参战的空军人数总计为72000人,1952年最多时达到25000-26000人。苏联空军的歼击机总共击落了1097架敌机,高射炮兵总共击落了212架敌机。根据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的统计数字,在朝鲜苏联航空兵损失了335架飞机和120名飞行员。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军人的总的损失为299人。
总之,苏联空军不仅参与了朝鲜战争,而且在空战中成为中朝方面的主力军。虽然斯大林始终没有满足中国最初提出的要求,即希望苏联空军与中国地面部队协同作战,不过,中国后来对此也表示理解。
苏联得到了远东的稳定利益,借助中国在朝鲜战争的胜利得以和美国抗衡。
几十年后,回顾这场代价巨大的战争及其结局,如果从军事上讲,人们已经总结出“有限战争”的概念,那么在更广阔的政治层面,是否可以说,是朝鲜战争第一次告诫了世人:在大国之间,特别是当他们掌握了核武器之后,战争是不会有最后赢家的!
#古籍里的历史#
2025-09-26 00:09:45
2025-09-26 00:07:28
2025-09-26 00:05:12
2025-09-26 00:02:56
2025-09-26 00:00:40
2025-09-25 23:58:24
2025-09-25 23:56:07
2025-09-25 23:53:51
2025-09-25 23:51:34
2025-09-25 23:49:18
2025-09-25 23:47:02
2025-09-25 16:21:13
2025-09-25 16:18:57
2025-09-25 16:16:41
2025-09-25 16:14:25
2025-09-25 16:12:09
2025-09-25 16:09:53
2025-09-25 16:07:37
2025-09-25 16:05:22
2025-09-25 16: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