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岁月沉淀下的“辣味”演技派,魅力绽放光芒万丈
2025-08-17 03:31:56
美国“毒刺”防空导弹,具备“射后不理”性能,命中率较高
绰号为“毒刺”的防空导弹,是由“红眼Ⅱ”演变而来的,真实代号为FIM-92。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通用动力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单兵防空导弹--FIM-43“红眼”,该导弹依靠机动灵活特性而大受美军欢迎。不过在后期测试时,美军却获悉该导弹存在诸如无抗干扰能力等缺陷。通过吸取上述弊端,通用动力公司推出了“红眼Ⅱ”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毒刺”导弹。
据悉,“毒刺”在弹头选择和识别系统方面进行更新,具备所谓“射后不理”等性能,并能自动进行敌我目标识别。从具体参数上看,该导弹弹体长度为1.5米,重达10公斤,拥有2450公里/小时的最快时速和8公里最长攻击距离。在实际作战时,“毒刺”不仅可采用肩扛发射,还能够通过装甲车发射。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毒刺”先后被多国部队列装,成为一款不可多得的攻击装备。该导弹依靠三级火箭发动机实施动力推进,因此攻击射程有了充足保障。当采用肩扛发射时,射手应首先依次完成安插BCU、舒展IFF天线等固定操作,再由射手通过瞄准具实施目标锁定。如果战场情形复杂的话,射手要开启AN/PPX-1系统,以便进行敌我目标区分,从而增加攻击实效。
这种特性让“毒刺”导弹主要担负着为作战部队提供掩护作业的任务,而在主动进攻时,部队可以使用该导弹进行反空袭作战。然而,有些专家对其攻击能力提出质疑,认为其破甲性能不够突出;有时还不能有效盯着入侵的无人机。
此前,武装分子曾使用“毒刺”导弹击伤过苏24战机,只不过后者却实现成功返航,因此不少技术人员表示该导弹虽速度等方面有优势,到却因此限制弹头攻击性。
从全球范围来看,“毒刺”防空导弹颇具传奇意味,曾300多次击落各类飞机,拥有较高命中率。据相关数据显示,该导弹及其衍生品累计推出过7万多枚,目前依然是出口外销市场的宠儿。
2025-08-17 03:31:56
2025-08-17 03:29:40
2025-08-17 03:27:24
2025-08-17 03:25:08
2025-08-17 03:22:53
2025-08-17 03:20:37
2025-08-17 03:18:22
2025-08-17 03:16:06
2025-08-17 03:13:50
2025-08-17 03:11:34
2025-08-17 03:09:19
2025-08-17 03:07:03
2025-08-17 03:04:47
2025-08-17 03:02:31
2025-08-17 03:00:16
2025-08-16 03:01:48
2025-08-16 02:59:32
2025-08-16 02:57:17
2025-08-16 02:55:01
2025-08-16 02: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