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首位被执行死刑的北大学霸,死前颤抖道出弑母真相!
2025-09-18 18:24:43
1955年,迟浩田自报大尉却迟迟没有通过,最终被授予什么军衔?
经过多年艰苦的革命斗争,我党终于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但是这个来之不易胜利是我军将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决定按照将士们的功劳贡献,对他们进行奖赏。
于是,在1955年的时候,我军举行了建国后的首次授衔仪式,这次授衔,将产生元帅和大将各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2名。
党中央对这次授衔很重视,将士们则更是激动和兴奋,此次授衔,虽然有着不少的考量因素,但军功还是占据着主要比例。
迟浩田在仔细考虑了一下自己的情况之后,他自报了个大尉军衔,然而却迟迟没有通过。
这是怎么回事呢?那么按照迟浩田的战功,上级最后授予了他什么军衔呢?
1941年,日军对迟浩田的家乡山东招远进行了疯狂的大扫荡,迟浩田跟随着父母仓皇离开了家乡,在逃命的途中,迟浩田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残忍无人性,他对日军产生了刻骨的仇恨。
于是小小年纪的他产生了当八路军去打日军的想法,但当时他才12岁,因年龄太小,因此未能实现参军的愿望,直到1944年6月,15岁的迟浩田才加入了八路军的游击队,自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之后,他开始跟随着部队南征北战,出生入死。
迟浩田别看年龄不大,但是胆子不小,打起仗来天不怕地不怕,非常机智勇敢。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看准机会,避过敌人的注意力,机智的跃下城墙,给敌人来了个奇袭,成功俘虏了几名敌军,随后被提升为连队指导员。
1947年2月,在一次战役中,迟浩田和几名战士在给前线将士运送弹药的途中,突然与一股敌军遭遇,对方大约又100多人,情况十分危急。
但此时的迟浩田没有慌乱,而是沉着冷静的对这股敌军进行了一番分析,他发现这股敌军垂头丧气,无精打采,一听到点儿动静,就如惊弓之鸟一般。
迟浩田断定这是一支逃命的溃败之军,于是对几个战友说了自己的分析,并决定拿下这股敌军。
迟浩田经过一番部署,故意虚张声势,给敌人造成了以为被解放军大部队包围了的假象,一点儿都没抵抗就放下武器乖乖投降了。
而迟浩田等人也乐坏了,没费一枪一弹,就他们三几个人竟然成功俘虏了上百名国民党兵,还缴获了一些不错的武器,这简直就是个奇迹,连迟浩田他们自己都有些不敢置信这是真的呢。
在惨烈的孟良崮战役中,迟浩田正与敌人激战,突然一块弹片飞来,击中了他的左眼角。
但是迟浩田正打得起劲,无论战友怎么劝,他都不下火线,反而自己猛地把弹片拔了出来,然后忍着剧痛继续战斗......
战斗结束后,他也昏死过去,战士们赶紧抬着他去医治。
迟浩田醒来后,医生训斥道:“你胆子也太大了,这样直接拔出弹片是非常危险的,亏得你命大。”
1949年4月21日,我军发起了渡江战役,蒋介石无奈地仓皇逃离了南京城,但他怎能就此而认输,几天功夫,蒋介石又把自己的残部集结了起来,大约有20多万兵力,妄想着把淞沪地区固守住。
我军在拿下南京城后,又歼灭了由镇江、南京、芜湖向南逃窜的敌军,然解放了杭州,淞沪守敌的陆上逃路被成功,同时我军也完成了对上海守敌的包围。
上海四行仓库是国民党中央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金库所在地,仓库内堆满了黄金白银,仓库外有老蒋的重兵把守,戒备格外森严。
四行仓库筑造的非常坚固,还修筑了不少暗堡,不怕枪打炮轰,我军对四行仓库发动了多次猛攻,但始终没有攻下来。
负责攻坚重任的正是迟浩田所在的连队,时任此连队指导员的迟浩田与连长都愤怒到了极点,而他们身后的战士们更是眼中冒火,急切的等待冲锋的命令。
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丰富的迟浩田也是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劝战士们冷静,随后他与连长经过一番商议,俩人都认为不宜强攻,只能采取智取的方式击败敌人,两人再次商议之后,想出了对策。
迟浩田从连队挑选了两名战士,然后三人消失在深夜的黑暗中,他们三人悄悄摸到了下水道入口处,然后迅速下入下水道,忍着污水的恶臭前行,有好几次,他们差点儿被呛晕过去。
经过一阵艰难的行进,他们终于来到了苏州河边四行仓库的后门,三人相互无声地拥抱了一下,表达了心中的惊喜。
四行仓库的探照灯光柱来回扫着,国民党守军对地面、水面的警戒非常严,但独独放过了这条不是太长,但是臭味熏鼻的下水道,没有对这里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迟浩田三人从下水道钻出后,敏捷的逼近后门,他手一挥,两名战士迅速出手同时用擒拿术勒住了两个看守的脖子,然后把两个俘虏捆绑起来,堵住嘴巴,用匕首顶着他们的后腰,让他们带路找到了守军主力所在的地方。
迟浩田三人相互配合着,迟浩田先是猛地冲进敌守军主力所在的屋里,两位战士在外面边大喊着冲啊!冲啊!边使劲的来回拉动的枪栓.....
敌人真以为我军大部队冲进来了,吓得赶紧交枪投降,蜷缩在地上不敢反抗。
三人趁机赶紧缴了敌人的枪.....就这样,没开一枪,没费一颗子弹,迟浩田带着两名战士成功拿下了坚不可摧的老蒋的四行仓库,国民党三个营的兵力被全部俘虏,还活捉了一名师长,这在我军中绝对是奇功一件。
新中国成立后,刚满21岁的迟浩田已是第三野战军中的营级副教导员了。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迟浩田又赶赴朝鲜战场参战,在长津湖战役中,由于美军的战机控制着空中领域,我们的志愿军在零下40多度的气温下,不能生火,大家只能吃冻得硬邦邦的生土豆,而且许多战士们都被冻伤了。
迟浩田小时候跟着父母逃难时,父亲教过他一些御寒和防止冻伤的小方法,于是,迟浩田就让大家不要在原地不动,时刻站起来跺跺脚,勤搓着点双手,如果手脚冻僵了一定要用冷水或者冰雪搓揉,千万不能用火烤或者用热水泡。
利用这个小方法,迟浩田所在部队的战士们,虽然实在无法避免被冻伤,但是却没有因冻伤而大规模减员。
迟浩田所在部队的主要任务是阻止美军陆战一师向南逃走,同时占了美军的阻击高地。
部队按照迟浩田只能智取,不要硬拼的建议,打破了我军一直是夜里发动进攻,白天休息的规律,而是在白天出其不意的对美军发动了攻击,这是一招险棋,但却也成功的击败的了敌人。
迟浩田率领着战士们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攻占了4个高地,在歼敌的同时,还缴获了不少精良的武器及大量的弹药。
因为在抗美援朝中迟浩田表现的特别出色,因此他荣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等功臣”的光荣称号。
迟浩田从朝鲜战场回国后不久,便被送到军事学院去进修,完成学业后,他的职务又得到了提升,步入了我军高级干部行列。
1955年,中央军委要对那些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将领们进行表彰,同时按照贡献的大小授予相应的军衔。
绝大部分将领对这次授衔都非常重视,因为这个军衔代表了国家对自己功劳大小的认可。
在授衔之前,负责授衔的领导们经过商议,决定先让大家自己申报一个军衔,让中央军委作为参考。
面对着自报军衔的表格,迟浩田从头到尾回顾了一下自己走过的革命道路,参加过的战斗,经过认真思考,他主动为自己申报了一个大尉军衔。
然而,当他把申报申请提交给组织后,组织上没有同意他的申请,拒绝的原因并不是他够不上大尉军衔的标准,而是他为自己申报的军衔低了,才没有被批准。
组织上经过开始商议,一致认为他在解放上海和长津湖战役中做出了特殊的大贡献,另外,他现在又是我军的团级干部,所以根据这两个条件,组织上决定授予他陆军少校军校,因此把他的申请打了回来。
授衔之后,迟浩田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上。
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已升任为北京军区副政委的迟浩田,被任命为抗震救灾的副总指挥,他亲自前往灾区第一线,指挥着人民子弟兵,进行抢灾救险,很好的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重任,又立新功。
不久后,迟浩田又被升任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成为总参谋长邓公的得力助手。
1988年,我军重新恢复了军衔制之后,迟浩田又荣获了上将军衔。
1993年,迟浩田又接替秦基伟担任了国家国防部长一职。
在任国防部长期间,一次迟浩田率军事代表团去美国访问,在美方举办的欢迎宴上,美国的一位高级军官对迟浩田说道:“我听说您参加过朝鲜战争,我父亲也参加了朝鲜战争,当时他是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一名上校 。并且他还告诉我中国人很顽强,打仗也特别勇敢。那么低的气温和飞机大炮都挡不住他们,我父亲还差点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给打死。”
听了美国军官的这番话,迟浩田脑子里又浮现出当年朝鲜战场上一场又一场的生死决战。
迟浩田笑了笑道:“说起朝鲜那场战争,当时我们的战士好多都被冻伤了,再加上我们的武器装备比你们差。现在想来,如果我们志愿军的装备有现在一半的水平,美军陆战一师恐怕一个都跑不掉,包括您父亲。”
迟浩田的话音刚落,顿时响起了一片笑声,那位美国军官也有些尴尬的跟着笑了笑......
纵观迟浩田的一生,他把自己最宝贵的时光都献给党和国家。
党和国家遇到危难之时,他不怕牺牲,会抢着挺身而出,可是在接受国家的奖赏时,他却不争不抢。
但是对于他的功劳,党中央却是心中有数的,绝不会亏待有功之臣,所以在评衔时,虽然迟浩田谦虚的低报了,但党中央却还是把该他得的荣获还给了他。
#走进博物馆#
2025-09-18 18:24:43
2025-09-18 18:22:27
2025-09-18 18:20:12
2025-09-18 18:17:56
2025-09-18 18:15:40
2025-09-18 18:13:24
2025-09-18 18:11:09
2025-09-18 18:08:53
2025-09-18 18:06:37
2025-09-18 18:04:22
2025-09-16 13:04:22
2025-09-16 13:02:06
2025-09-16 12:59:51
2025-09-16 12:57:35
2025-09-16 12:55:19
2025-09-16 12:53:02
2025-09-16 12:50:46
2025-09-16 12:48:29
2025-09-16 12:46:12
2025-09-16 12: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