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2025-09-30 14:51:38
改变你的教育观念14个心理学实验(三)——“三山实验”
标签:自我中心
解决的关键问题:孩子的自私是真的自私吗?
这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准备了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要求孩子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座山,然后要求孩子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了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孩子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结果发现3岁的孩子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5岁的孩子则完全没有问题。
后续学者Selmem对皮亚杰提出了挑战,他认为三山实验太难,对实验进行了改良再测试(换成农场和芝麻街娃娃)。
结果进一步发现,3岁的孩子虽然能够发觉别人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不同,但却无法推测别人的想法和内心感觉。
三山实验
实验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他这么自私,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
“为什么我怎么说他都不听?”
“为什么他总是不讲道理,不停地喊叫我就要......”
在某一定的程度上,皮亚杰的实验从其中一个角度解释了这些问题——3岁左右孩子的心智主要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一般是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尚未发展出移情能力,所以很难考虑到别人的想法,体验到别人的感受。
这正是很多家长会给3岁的孩子贴上“自私、任性、执拗”标签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针对这些问题,除了审视家庭的教养环境以外,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学会从自身的经历去理解别人的感受,比如分享的问题,首先不强迫孩子分享,不破坏他的物权意识,然后循循善诱“上一次你想玩哥哥的球,但他不愿意分享给你,你感觉怎么样呢?”
(更多的操作细节,我们在以后的文章中再慢慢分析)
孩子的自私是真的自私吗?
2025-09-30 14:51:38
2025-09-30 14:49:22
2025-09-30 14:47:06
2025-09-30 14:44:50
2025-09-30 14:42:34
2025-09-30 14:40:18
2025-09-30 14:38:03
2025-09-30 14:35:47
2025-09-30 14:33:31
2025-09-30 04:49:42
2025-09-30 04:47:26
2025-09-30 04:45:10
2025-09-30 04:42:55
2025-09-30 04:40:39
2025-09-30 04:38:23
2025-09-30 04:36:08
2025-09-30 04:33:52
2025-09-30 04:31:36
2025-09-30 04:29:21
2025-09-30 04: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