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城概况:本溪满族自治县——枫叶之乡,魅力山水!
2025-07-30 01:12:51
林宾日之子,大清名臣林则徐!一生有多牛
在清朝时期,由于满人统治,汉人要想做官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于出身贫寒的汉人而言,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却有一个人不畏艰辛,通过努力不仅成为一方官员,还升至封疆大吏,他就是林则徐。
林则徐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他的身影。他一生为官清廉节俭,忠诚正直。百姓称赞他是‘当世林青天’,同僚评价他为‘大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历史学者更是将他视为近代第一位伟大爱国者。
那么,究竟林则徐有何贡献,能够得到大家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林则徐剧照
林则徐,汉族,祖籍福建福州,出生于乾隆年间。他是秀才林宾日之子,从小聪明好学,七岁能作诗,十岁熟读四书五经。
嘉庆三年(1798),14岁的林则徐首次参加科举考试,就考中秀才。接着为了提高自己的学识,他进入鳌峰书院求学,并在讲师郑光策的悉心教导下,20岁时再次高中举人。
随后,林则徐开始涉足社会,在前往厦门访友途中,因其见识过人,意外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他被挽留在府衙担任师爷职务。
嘉庆十六年(1811),林则徐决心要报效朝廷,辞去师爷的职位,前往北平(今北京)参加会试。结果,他不仅考取了第74名的优异成绩,还被选拔为庶吉士,留在翰林院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
嘉庆剧照
尽管林则徐在翰林院的职位较低,但他始终不忘初心,经常亲自到田间地头为百姓插秧播种。通过实践,他总结出水利经验并编辑成《北直水利书》。这本书一经发表,林则徐就受到嘉奖。他先被授予监察御史的职务,不久后晋升为江南四品道员。
到达江南之后,林则徐发现沿海地区经常遭受海啸的袭击,为了保障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他下令修建海塘并加高堤坝。为了防止工头偷工减料,他甚至亲自监工。正是由于他事必躬亲的工作态度,海塘在数月内得以建成。他也再次升任江苏三品巡按使。
在江苏上任之后,林则徐看到吴淞、浏河和黄浦三江因淤泥堵塞导致附近农田经常被淹没。为了疏通河道,他日夜奔波在河岸之间,并在冬季之前完成了疏浚工作,确保了明年春耕的顺利进行。林则徐因治水有功被刚登基的道光皇帝升为从二品布政使。
道光剧照
道光四年(1824),林则徐的母亲徐氏和父亲林宾日相继离世,他无奈回家服丧。六年后,他以河道总督的身份接任江苏二品巡抚。
这时,由于经历了康乾盛世,江苏人口暴增至500万,粮食产量无法满足需求。为此,林则徐大力推广早稻。为了使佣农积极种植,他要求地主无偿将稻种赠予他们。
此外,为了更好的灌溉农田,林则徐下令改革农具,并制造了龙尾车,他亲自监督试车,几乎每天都在现场观看,以确保实现预期效果。
在取得初步成果后,林则徐继续整顿盐政,由于大清食盐的经销权完全被盐商掌握,百姓只能以高价购买食盐。因此,林则徐创立了盐票制度,以遏制盐商的垄断权。
经过数十年的精心治理,林则徐引发了江苏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粮食的丰收和食盐的平价。百姓因此称呼他为“林青天”。
林则徐剧照
道光十六年(1836),林则徐被提升为湖广总督。然而,此时烟土蔓延全国,百姓深受其害,朝廷经过多次争论后,决定委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烟土问题。
林则徐收到圣旨后立即出发,他经过山东、安徽和江西,一路调查走私情况。最终,在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到达目的地。
随后,他与两广总督邓延桢合作,首先扣留了大英大量装载货物的船只。接着,他控制了装卸工人,以防止他们私自偷运。同时,他还派兵包围了外商驿馆,断绝了商人的食物和饮水供应,迫使他们交出赃物。最终,外商面对饥饿无法抵抗,同意上缴全部200多万斤烟土。
随后的四月,林则徐带领官员在虎门销烟土。整个过程持续了23天,在此期间,百姓纷纷拍手称快,将这次行动称为“虎门销烟”。
左林则徐、右邓延桢剧照
销烟结束后,林则徐意识到大英国家不会停止侵略,因此他提前做好准备。他一方面训练水师,一方面张贴告示,招募乡勇。
果然,在下半年,大英海军上将义律带领兵舰对九龙发起挑衅。幸好林则徐做了充分准备,否则根本无法抵抗。英军攻势难以突破,于是转向香港尖沙嘴发起攻击。然而,在林则徐的有效指挥下,清军成功击退了英军六次猛烈进攻。面对这样的形势,义律只好放弃,并返回国内。
通过这场战役的胜利,林则徐彻底粉碎了大英国家占领尖沙嘴的野心,同时展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决心。
林则徐与仆人剧照
道光十九年(1839),为报复上次战败,义律再次率领40艘战船攻打大清。面对这一威胁,道光被迫派林则徐前往伊犁。
上任后,林则徐得知当地百姓常常由于缺少水源而无法灌溉土地,于是他毅然决定解决这个难题。他不惜捐出自己的俸禄,带领农夫仅用四个月的时间开挖出了一条宽三丈,深数丈的水渠。事后,这条水渠也被命名为‘林公渠’。
不久之后,林则徐注意到当地沙漠化问题非常严重,他再次组织乡民种植树木,并研究出了‘坎儿井’。当地百姓为了感谢林则徐的贡献,将这口井称为‘林则徐井’。至今,这口井仍然在为当地人民提供水源。
接下来,林则徐将中原纺织技术传播到伊犁,使那些闲置在家的妇孺有了一个赚钱的机会。因此,他得到了伊犁将军布彦泰的高度赞赏,并多次向朝廷推荐林则徐。
道光剧照
道光二十五年(1845),林则徐被调回京城,出任陕甘总督。在此期间,他在平叛救灾方面,拯救了数十万生灵,为此功劳巨大,晋升为陕西巡抚。
第二年,林则徐正式被任命为云贵总督,前往云南剿匪。后来,由于他妥善处理了汉民和回民之间的纠纷,被加封太子太保衔,以及赏戴花翎。
道光二十九年(1849),林则徐再次担任钦差大臣,兼任广西巡抚,被派往广西平定洪秀全的起义。然而,不幸的是,他在广东潮州因病去世,享年66岁。从此,这位一代名臣走下了历史舞台。
林则徐逝世后,清朝为表彰他的功绩,追封他为太子太傅,并赐予谥号文忠。为感谢他救命之恩,陕西民众专门为他建立了纪念祠。
林则徐办公剧照
虽然林则徐出身贫寒,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逐渐成为大清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在为官期间,无论他身居何职,林则徐都取得了突出的政绩。他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克服困难,解决实际问题,关心百姓,致力于为百姓谋福利。
林则徐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学习。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历史##历史杂谈##清朝那些事##林则徐#
2025-07-30 01:12:51
2025-07-30 01:10:35
2025-07-30 01:08:19
2025-07-30 01:06:02
2025-07-30 01:03:46
2025-07-30 01:01:30
2025-07-29 19:56:18
2025-07-29 19:54:03
2025-07-29 19:51:47
2025-07-29 19:49:31
2025-07-29 19:47:16
2025-07-29 19:45:00
2025-07-29 19:42:44
2025-07-29 19:40:28
2025-07-29 19:38:13
2025-07-29 19:35:57
2025-07-29 19:33:41
2025-07-29 19:31:25
2025-07-29 19:29:10
2025-07-29 19: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