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诸城,诸事皆成
2025-08-08 05:45:33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国民党陆军上将 — 黄杰
黄杰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49年12月率领3万人马败走越南被法军缴械,1953年5至6月,黄杰所率三万余残兵分七批运往台湾,后被蒋介石委为台北卫戍司令,升任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守司令,1960年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
黄杰
黄杰1903年11月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一个耕读之家,早年就读长沙岳云中学、湖南省立第一中学。
1924年黄杰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在第3队,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第1团侦察队中尉排长、侦察队队长等职,1925年2月和10月参加第一、第二次东征。
黄杰黄埔军校1期学生通讯录照
1926年黄杰升任教导第1团第3营少校营长,后随何应钦的东路军参加北伐,在松口战役中负伤。
1927年黄杰升任第14师40团上校团长,参加了著名的龙潭战役,1928年4月参加第二次北伐,任第2师第7团团长,1928年4月17日在滕县击败张宗昌部,5月在济南惨案发生时护送蒋介石撤离济南,1929年升任第2师第5旅少将旅长。
1930年7月黄杰任第2师第2旅旅长参加中原大战,7月11日深夜,敌军突破防线,情势紧急,黄杰因率部收复李坝集,成功的保护了坚持在柳河车站指挥的蒋介石,有救驾之功。
蒋介石
1932年黄杰接替战败的汤恩伯出任第2师师长,驻防河南,7月率部参加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
1933年黄杰率第2师北上抗日,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与侵犯日军激战5昼夜,伤亡官兵3000多人。
师长黄杰、副师长惠济、参谋长邹平凡、旅长郑洞国(1933年从左至右)
1935年4月13日黄杰被正式授予少将,7月因战功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后率部驻防徐州、青岛等地。1936年10月晋升中将。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时,黄杰正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并担任队长。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黄杰升任第8军军长兼税警总团长,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
中国军队在闸北与日军激战
1938年4月第5战区司令李宗仁指挥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错误判断形势,匆忙把他的20多万中央军调到了徐州战场,企图借李宗仁等胜利的余威,和日军在徐州决战。中国军队在徐州地区的大量集结,日军认为这正好是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好机会,5月初日军迅速集结10多个师团30多万人向徐州地区夹击。
李宗仁
时任日军土肥原师团约2万人强渡了黄河,目的是阻止第1战区的援军增援徐州,这样在陇海线附近就形成了孤军深入之势,离最近的友军也有十天半月的距离。蒋介石匆匆飞往郑州程潜第1战区指挥部,决定亲自指挥豫东战役,此时豫东中国军队有6个军,用6个军12万人包围土肥原1个师团2万人,程潜积极进行作战部署,认为“就是吃也能把土肥原吃掉”。
土肥原贤二
5月23日土肥原开始突围,并把进攻的重点放在了兰封,守兰封的是蒋介石的爱将桂永清,但桂永清只守了不到一天,兰封就失守了。土肥原跳出包围圈后,蒋介石大惊,命令集中12个师的兵力全力围攻,程潜不得不再次调兵布阵,围攻土肥原。
战斗正激烈进行,据程潜预计再有两三天的时间,就有全歼土肥原的可能,正在这个当口,不料负责阻击来援之日军16师团的第8军军长黄杰,同样弃城逃走,第8军防守的归德(今商丘)落入敌手。蒋介石这两支嫡系部队将领有恃无恐,不听指挥,彻底打乱了程潜的战役部署,歼灭土肥原的宝贵战机就这样被两位逃跑将军葬送了。因在兰封会战中违令撤退,被黄杰撤职查办。
程潜
1939年9月黄杰调任成都中央军校教育处处长,1940年5月调任桂林中央军校第6分校主任,负责军事教育工作。
黄杰黄埔军校第3总队教职员通讯录(39年-40年)
前排左起:黄杰、徐廷瑶、杜聿明(1942年冬于重庆)
1943年4月黄杰出任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6军军长,率部进驻滇西。
黄杰(左)与关麟征
左一为黄杰
1944年4月,黄杰所部编入中国远征军战斗序列,参加滇西反攻战役,8月接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滇西反攻作战事宜。
第11集团军主要将领,中间为黄杰
黄杰面对着作战地图,眉头紧锁,要想破龙陵,先要啃松山这块硬骨头。日军第56联队的工兵8个月苦干,把个松山建得如铜墙铁壁,大小堡垒如星罗棋布,均用碗口粗的树干盖上数层,再覆以一公尺以上的泥土,中间还铺盖着厚钢板,碉堡群之间配有各种重炮、迫击炮、轻重机枪,组成强大火力网。另外,在这一要塞阵地中还设有粮食库、弹药库、被服库、材料库,以及一个小型发电站,粮弹储备均在半年以上,守军兵力多达3千余人。所以日军狂言:中国军队不阵亡10万人,休想夺取松山。
黄杰不信这个邪,挥师几经激战终于拿下了松山这块硬骨头,11月初他指挥4个军11个师,攻占龙陵,中旬攻占芒市,12月初克复遮放,翌年1月中旬攻克畹町,消灭了侵入滇西的日军。
黄杰指挥的这次反攻滇西缅北战役,经8个月浴血奋战,以伤亡4.8万多人的代价,击败日本侵略军56师团,打通了中国到缅甸、印度的国际交通线,对争取同盟国对中国抗战的物资援助起了重要作用。
1945年3月中美盟军准备向日军发起总反攻,成立中国陆军总司令部,黄杰出任第1方面军副司令官兼中印公路东段警备副司令,参与指挥了对日反攻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黄杰出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教育长兼军官训练团教育长。
从1948年7月起黄杰兼长沙绥靖公署中将副主任、第3训练处处长、国防部中将次长、陆军第5编练司令官等职务。
1949年8月程潜、陈明仁长沙起义后,黄杰奉广州国民政府之命回湖南重组湖南省政府,担任省政府主席兼第1兵团司令官和湖南绥靖总司令。
程潜与陈明仁
自1949年8月起白崇禧辖下华中战区部队第1、第3、第10、第11、第17,五个兵团总计30万人开始南撤,而此刻的解放军主力四野行军迅速,先头部队早已赶到国民党军前方,第3、第10、第11兵团转往海南岛未果,绝大部分遭陈赓部阻击,全军覆没。
白崇禧
最后黄杰统率的第1兵团孤军西进,他想依照原定计划进入云南,但驻守云南的卢汉倒戈,入滇之路又告中断。于是黄杰随即向白崇禧、陈诚发出电报,并写了一封信给法国驻越南高级专员,洽商假道事宜,12月12日,双方签署协议。不料解放军已经尾随而至,全力截击,13日早上黄杰只好下令紧急入境越南。
卢汉
解放军追击至爱店停住脚步不久,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即通过广播,谴责在越南的法军不应同意国民党军入境,并且要求法方负起所有的责任。法国方面谨慎从事,黄杰进入越境不久,即被法方软禁。
黄杰命令3万国军放下武器,法国人把他们全部送进了集中营,自1949年12月13日起至1950年元月底止入境越南的人员总计是3万3千4百余人,各部残缺不全,而且混杂着眷属、百姓、地方警察、游杂人员等。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舰驶入台湾海峡。美方建议武装一部分国民党军人,直接投入越北战事,法方以此举将提供新中国介入的理由,予以拒绝。总之,美法双方都将这批国民党兵员视为某种可资运用的活棋,在静观情势中犹豫不决。
1953年5月黄杰残部被法军遣返,黄杰回到台湾后被誉为“海上苏武”,返台两个月后即被擢升台北卫戍司令部司令。
1954年7月黄杰调任“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总司令”,1957年7月改任“台湾总统府参军长”,1958年8月任“台湾警备总司令”,1960年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
黄杰
1962年12月黄杰调任“台湾省主席”,1969年任“国防部长”。
蒋经国与黄杰
1972年黄杰辞去现职,被聘任为“总统府战略顾问”。
1995年1月14日黄杰在台湾去世。
黄杰书法
2025-08-08 05:45:33
2025-08-08 05:43:17
2025-08-08 05:41:01
2025-08-08 05:38:45
2025-08-08 05:36:29
2025-08-08 05:34:14
2025-08-08 05:31:58
2025-08-08 05:29:42
2025-08-07 04:13:10
2025-08-07 04:10:54
2025-08-07 04:08:38
2025-08-07 04:06:23
2025-08-07 04:04:07
2025-08-07 04:01:51
2025-08-07 03:59:35
2025-08-07 03:57:19
2025-08-07 03:55:04
2025-08-07 03:52:48
2025-08-07 03:50:32
2025-08-07 03: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