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好友妻子太漂亮,杀友夺妻,生下10个儿女,死后还享受国葬
2025-08-08 06:08:10
孔祥熙的大公子——孔令侃为所欲为的一生
23岁的孔令侃与40岁的“白兰花”乘船去美国。船至马尼拉,二人在牧师的见证下举行了婚礼。
将“生米煮成熟饭”的孔令侃打电报给父母,通报他和“白兰花”的婚事。
一向沉稳的孔祥熙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孽子”。
孔令侃为什么将父亲气成这样?
01
孔令侃生于1916年,他是孔祥熙的长子,在家排行老二。
1933年孔令侃被父母送入当时著名的上海圣约翰大学。
刚入学他跟大多数同学一样,穿的、用的都很普通,再加上其貌不扬,所以很难让人想到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孔大公子。
因为孔令侃单独住一个房间,引起了很多人的猜疑,不久老师、同学都知道了他的身份。
孔令侃的特殊身份使他比其他学生享有更多特权。
在学校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学校的制度、校纪、校规对他都如空文。
从小锦衣玉食的他对学校食堂的饭菜难以下咽,他的母亲就找人在外面宾馆订饭,然后给孔令侃送到学校,且常年如此。
每到星期天早上,有两辆轿车开到学校门口接孔令侃回家。一辆车坐着保镖,另一辆车孔令侃自己开。
因为宋家三姐妹,只有宋蔼龄有两男两女,两位姨妈很器重这个外甥。并且从小到大下人们都对他阿谀奉承、毕恭毕敬,家里又有权有势,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孔令侃养成了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性格。
虽说孔令侃从小就受娇宠,但孔祥熙,宋蔼龄对孩子管束得还比较严格,可到了大学他离开父母,周围又全是阿谀奉承之辈,孔令侃越发飞扬跋扈、唯我独尊,谁都不放在眼里。
02
孔令侃自己虽是纨绔子弟,但野心很大,有着极大的政治抱负,梦想将来能够走上政治舞台。
在圣约翰读书时,他组织了一个学生团体起名“南尖社”,把那些“捧臭脚”的同学结成帮队,形成自己的势力。
“南尖社”成立初期,并没有多少成员,自从孔令侃大学毕业,在政府里任职后“南尖社”就迅速扩大了。
究其原因也很简单,一些人经商做官,希望走孔府的关系,而孔令侃就是孔府的“继承人”。
孔令侃大学毕业,孔祥熙就在上海孔府成立了一个办事处,就叫“孔府办事处”,由孔令侃负责。
孔令侃即刻把自己在大学一些要好的和“南尖社"的一些好友邀到办事处,组成了一套办事机构,孔令侃当主任。孔祥熙又派了一个自己多年的亲信当副主任协助他。
就这么折腾了一阵子,孔祥熙觉得孔令侃积累了一些政治经验,就想让其进人商界。
这时国民党政府决定成立中央信托局, 孔祥熙有意让自己的儿子孔令侃来顶这个肥缺。
孔令侃刚刚20岁不能直接当局长,于是孔祥熙就找个岁数大、老实听话的人当个傀儡局长,而让孔令侃掌握实权,孔祥熙在幕后操控。
轻易到手的巨大权力使孔令侃更加狂妄自大。
孔令侃倚仗自己的特殊身份,到处横行霸道。他经常驾车在上海和南京的大街上横冲直撞。警察后来都知道这个车号,任其违犯交通规则,无人敢问敢管。
03
孔令侃不仅热衷争权夺利,还热衷于风花雪月。
对漂亮女人他都感兴趣,且不论年龄与辈分。
他曾看上了宋子文的小姨子张满怡。张满怡已经结婚,孔令侃可不管人家有没有丈夫,混了几次便提出与其结婚。
孔祥熙、宋蔼龄、宋子文、张乐怡听后都十分吃惊,觉得太荒唐!
在众人的强烈反对下,孔令侃的想法没有实现。
孔令侃的母亲宋蔼龄经常与孔家的几个好友打麻将。
盛升颐夫妇来得最勤,盛升颐的妻子白玉兰已年近四十,但看上去年轻美丽、而且能说会道。她皮肤白皙,人称“白兰花”。
孔令侃比“白兰花”小十七岁,但二人一见钟情。
盛升颐来打牌,孔令侃就和“白兰花”借口散步出去约会,二人的亲密关系愈演愈烈,很快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可以说白玉兰是孔令侃认识的所有女人中,最令他动心的一个。
孔祥熙、宋蔼龄当然是想让孔令侃找一个门当户对、年轻美貌的名门闺秀。从没想过儿子竟然会惦记娶这样一个有丈夫的半老徐娘。
在孔令侃的认知里就不存在是否合法、合规、合理,她想办的事一定要办。
他知道父母不可能同意这桩婚事,况且白玉兰还没有离婚。
很快孔令侃插足被发现,盛升颐与“白兰花”离婚。
孔令侃与“白兰花”的事在国民党上层也成了热议的话题,让孔祥熙夫妇尴尬不已。
04
不久孔令侃被派到香港。
一贯不讲规则的孔令侃在港私设电台,被港英当局查获。港英当局希望国民党政府将其调回处理。
消息传到重庆,孔祥熙、宋蔼龄怕孔令侃回到重庆从此威信扫地,就让孔令侃去美国留学。
这时孔令侃又想起了“白兰花”,便给“白兰花”发电报,让其速来香港。白玉兰心领神会,立即奔赴香港。
1939年秋天,孔令侃乘船去美国,船行至马尼拉,他决定与白玉兰结婚。于是23岁的孔令侃与40岁的白玉兰在牧师的见证下举行了婚礼。
孔令侃打电报给宋蔼龄,通报他和“白兰花”的婚事。
收到电报,一向沉稳的孔祥熙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孽子”孔令侃。
05
宋蔼龄大发脾气,责令孔令侃拿不到哈佛的文凭就别回来见她。
在美国孔令侃每天在灯红酒绿中,根本没心思读书。“足智多谋”的“白兰花”给孔令侃出了个主意,让孔令侃找了个替身替其读书。
于是孔令侃从香港花重金、许重愿请来一人,那人以孔令侃名字注册学籍,替其攻读硕士。
06
1945年宋美龄访美,孔令侃担任宋美龄访美代表团秘书长。孔令侃利用这个机会,同美国大公司进行洽谈,并取得了很多大公司在华经销其产品的合同,为其回国建立扬子公司创造了条件。
回国后孔令侃利用孔家的财产和影响,利用自己在美国多年建立的关系开办了一家公司——扬子公司。
扬子公司虽说是孔令侃独资经营,但背后有孔宋两大家族的势力支撑。
很快扬子公司崛起,成为上海滩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孔令侃的扬子公司涉猎各种暴利行业,且孔令侃精明狡诈,靠各种手段将源源不断的财富揣进腰包。
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进行所谓的“币制改革”,即废除法币起用金圆券。
金圆券刚发行的两个月,国民党统治区物价出现了暂时的稳定,但很快便出现了和法币同样的命运。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金圆券的发行量越来越大,国民党统治区的物价不可抑制地飞涨起来。
于是想靠“币制改革”挽救国民党经济危机的计划破产了。作为金融中心的上海反应最为激烈。
资本家看金圆券贬值,纷纷囤积物资。
孔令侃的扬子公司看出这又是一次发财暴富的良机,便利用资金雄厚的优势,用外汇在美国购进大批日用品。运到上海后以黑市价格抛售,再以官价购买美货在上海囤积,转手之间便获利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他们还大量收购粮食和土特产,囤积起来准备高价抛售。
07
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急了,电告淞沪警备司令兼上海市警察局局长宣铁吾立即干预、坚决平抑物价。
宣铁吾立即调查,结果却令他大吃一惊。凡在上海囤积奇货的,个个都是大牌、人人都有后台。
宣铁吾以身体欠佳为由,向蒋介石写了个辞职报告。
蒋介石一看报告就知道宜铁吾难以干预。怎么办?他想到了自己的儿子蒋经国。
蒋经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到上海后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直接查封了扬子公司。
孔令侃当即到南京去找他的姨妈宋美龄救援。宋美龄来上海劝蒋经国不要对扬子公司下手。
蒋经国以理力争,绝不罢手!
就在蒋经国与宋美龄争执不下时,在外地的蒋介石被夫人召回南京。不久就宣布:扬子公司一案撤销,上海的经济管制结束。
一场轰轰烈烈的“打虎”运动,就这样收场了。孔令侃异常得意,自此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08
国民党败走台湾,孔令侃与父母到了美国。之后他回过一次台湾。
他的姨妈宋美龄极力向蒋介石求情,想为外甥争得一官半职,被蒋介石一口回绝。
理由是孔令侃曾囤积居奇,已经给人留下了“奸商”的形象,难以任用。
孔令侃只好再次回到美国经商。
孔令侃与“白兰花”的婚姻,当年不被众亲看好,都以为“兔子尾巴长不了”。
但二位还真携手到最后。二人无子嗣,“白兰花”又年长丈夫很多,所以孔令侃孤独地度过了晚年。
1992年,孔令侃因肺癌在美国去世,结束了他为所欲为的一生。
2025-08-08 06:08:10
2025-08-08 06:05:54
2025-08-08 06:03:39
2025-08-08 06:01:23
2025-08-08 05:59:07
2025-08-08 05:56:51
2025-08-08 05:54:36
2025-08-08 05:52:20
2025-08-08 05:50:04
2025-08-08 05:47:48
2025-08-08 05:45:33
2025-08-08 05:43:17
2025-08-08 05:41:01
2025-08-08 05:38:45
2025-08-08 05:36:29
2025-08-08 05:34:14
2025-08-08 05:31:58
2025-08-08 05:29:42
2025-08-07 04:13:10
2025-08-07 04: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