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主题,66例写作提纲集锦
2025-10-05 23:24:22
朱枫:送出攻台绝密情报,被叛徒出卖牺牲,61年后骨灰被送回大陆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尾声时,蒋介石开始为自己谋划后路,他选择台湾作为他苟延残喘的最后退路。在蒋介石派遣人将搜刮而来的财物运至台湾时,解放台湾计划也被提上日程。
彼时的台湾在1945年光复之后一直处在国民党的统治之下,在渡江战役结束之后,国民党军的残兵败将纷纷逃往台湾,这其中就有一批战斗在隐蔽战线的我党特工潜伏在国民党内一同来到台湾,将台湾的军事情报传递给我方。
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密使一号”吴石将军已经来到台湾,但由于先前台湾的中共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吴石无法将重要情报传递过来。为了尽快取回吴石掌握的情报,我党派出了一位长期在上海、香港从事情报工作的女特工朱枫赴台与吴石联系。
组织为什么要派一位女同志潜入宝岛,朱枫在潜伏到台湾后又有怎样的经历?今天历史求知所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1949年赴台潜伏的朱枫的传奇一生。新来的朋友可以先点个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1905年朱枫出生于浙江镇海的一个富裕家庭,朱枫原名贻荫,小名桂凤,他的父亲是浙江舟山、镇海一带著名的大渔商,资产颇丰。朱枫的家境十分优渥,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大家闺秀。
朱枫
和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的贫农家庭相比,朱枫拥有一个富足且安稳的生活,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在诗书琴画、刺绣、医药上有所涉猎,就这样一个多才多艺又温婉善良的江南姑娘,却因为彼时中国处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她的命运也随之跌宕。且不说贫农家庭是如何苦苦熬过从清末时便不断的战乱饥荒,就连一些原本家境殷实的家庭也难以抵挡命运的怒涛。
此时的朱枫哪里会知道命运的无常和残酷。1921年,朱枫入宁波女子师范学校学习,在学校的学习中,朱枫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她和同学朋友一同讨论时事,哀叹国家命运。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朱枫和同窗好友陈修良一同参加游行示威等反帝爱国活动。
五卅惨案
此时的朱枫还不能算作是一个革命者,但革命的种子已经在她的心底埋下。在女子师范学校朱枫与陈修良成为好友,陈修良同样是投身革命的巾帼英雄。陈修良是民国书法家沙孟海的三弟媳,朱枫遂成为了沙家常客,并拜师沙孟海学习书法字画。
朱枫请求沙孟海给她起一个典雅的名字,沙孟海为朱枫起了“谌之”,对于这个名字朱枫很喜欢,而朱枫是她投身革命后所用的名字。陈修良因为参加爱国运动而被校方开除,不久便开始了革命之旅,朱枫目送她离开很是羡慕,却恨自己没有摆脱家庭束缚的勇气。从学校毕业后,朱枫当起了“大家闺秀”。
沙孟海
朱枫的父亲娶了好几房姨太太,膝下儿女成行,而朱枫的母亲在她就读女子师范学校时去世。没有了母亲的庇护,按照封建习俗,已经长大的朱枫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她的父亲做主替他答应了镇海人陈绶卿的提亲。陈绶卿在奉天兵工厂担任工程师,对于国学、书法也有所涉猎,在兴趣爱好上与朱枫有共同语言,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他比朱枫大10岁,且结过一次婚,妻子早逝,留下了4个儿女。
朱枫听从了父亲的安排,1927年22岁的朱枫嫁给了陈绶卿,婚后朱枫很快就胜任了妻子的角色,她在沈阳度过了一段短暂而安稳的生活,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沦陷,奉天兵工厂也被日本人占领,陈绶卿不愿意给日本人制造枪炮,于是带领着妻儿回到了故乡镇海。
在沈阳生活的4年,也许是朱枫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每天有家人相伴,自己也生下了两个女儿。但中国的命运深深影响着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东北的沦陷同时也是朱枫个人命运的转折点,她亲身地感受到国家危难,此时她心中早在学生时代便种下的革命种子也开始萌芽。
回乡后的第二年,朱枫的丈夫陈绶卿就感染上了霍乱,撒手人寰。年仅26岁的朱枫就这样独自一人照顾着6个孩子。这段时间,朱枫在照顾家人的过程中也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她读书看报了解时局动态,思考着自己的人生道路。也是在这个时期,朱枫结识了后来成为她爱人的革命青年朱晓光,在朱晓光的影响下,朱枫终于鼓起勇气走上了革命之路。
当时朱枫的继女陈宜嫁给了镇海人朱曦光,因此朱曦光的弟弟朱晓光经常到朱枫家帮忙。在寡居七年之后,朱枫爱上了这个满腔热血的年轻人,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他们一起参加抗日宣传队,上街发放传单,救护伤员,表演抗日剧目。朱枫还借镇海民众教育馆举行义卖展览,将自己多年来创作和收藏的金石、书画、手工艺制品全部出售,所得钱款全部捐献给抗战运动。
如果没有时代洪流的裹挟,这段超乎寻常的恋爱关系只会是不被人理解的离经叛道,但在壮怀激烈的革命年代,朱枫和朱晓光结成伴侣,共同奔赴战场,书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
1938年日寇大军压境,镇海有沦陷之危,朱枫全家一起迁至武汉,朱晓光是一个共产党员,在丈夫的影响下,朱枫开始进入武汉的新知书店工作,新知书店在当时是我党开办的一个机构,表面上是刊物发行机构,但同时也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联络点以及秘密转运站。
当时新知书店资金面临困难,有时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的印刷工作。朱枫和朱晓光不惜变卖家产来资助书店运转。20世纪40年代初,日寇封锁加剧,印刷所用的器材和纸张奇缺,朱枫将一颗家传的三克拉钻戒卖掉,将卖来的三千多元钱捐给书店。
就在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文化事业时,国民党反动派罔顾日寇的侵略,再次发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血溅皖南。蒋介石于抗击日寇一事上并不上心,却对“剿匪”一事念念不忘,在新四军北上抗日之际,国民党军突然对新四军发动袭击。皖南事变震惊全国。朱枫的丈夫朱晓光也被囚禁在了上饶集中营。为了解救丈夫,朱枫化名“周爱梅”前去探视。因朱家三兄弟彼以“松竹梅”相称,朱晓光是为“梅君”,因此朱枫一直称呼朱晓光为“梅郎”。
朱枫凭借着国民党上层的人脉进入集中营探视,她摆出富家女的姿态,探访时都由集中营的领导亲自接待。眼看朱晓光在集中营饱受折磨,朱枫一边心如刀绞一边还要和看守谈笑风生,将对丈夫的思念、担忧、焦虑都隐藏起来。
此后朱枫多次进出上饶集中营送钱、送药,让看守人员对朱晓光刮目相看,以为他是个有油水可捞的富家公子,因此放松了警惕。次年春,朱晓光越狱成功,朱枫喜不自胜,在得到组织的同意后她火速前去接应朱晓光。在那个动荡年代,生与死的距离很近,人与人的距离很远,彼此的相聚是短暂的,但真挚的爱却是永恒的。
1944年初,朱枫来到上海参与筹建新知书店的副业“同丰商行”,这年10月,新知书店混进国民党特务,同丰商行很快遭到破坏,大部分同志被捕,朱枫也在其中,这是她第一次入狱。
在敌人残酷的拷问之下,年近40岁身体单薄的朱枫扛了下来,敌人从她口中什么也没得到,经过组织营救,朱枫出狱了。但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出狱后的朱枫又冒险在晚上悄悄通过气窗爬进被查封的店内,将仅有的一些存款和支票本、账册偷偷取了出来。她用这些钱来接济还在狱中的同志,并为陆续获释的同志提供转移所需要的路费。
1945年春,朱枫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她胆大心细,临危不惧,革命意志坚定,因此加入了党组织在上海的贸易和情报部门,成为了一名隐蔽战线的女特工。1948年,朱枫接受组织安排,前往香港合众公司工作,彼时香港是情报的天堂,各路人马在此汇聚,随着解放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士为了逃避战乱而躲进香港,国民党特务也频繁在香港活动,香港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朱晓光留在了上海,开始在上海组织创建新华书店的工作,两人因为战乱而中断了3年的联系得以恢复,一家人盼望着朱枫的归来。两人经常书信往来,朱枫给她的“梅郎”写下了许多情感细腻、动人的信件,而朱晓光则回信说“我们的后半生该有了快乐。”组织在了解到朱枫的情况后,决定将她调回上海,1949年八九月间,朱枫将手头的工作全部完成后,写信给朱晓光“现在随时可以走了。”
但就在他们期待团聚的时候,1949年10月24日,解放军进攻金门时,由于情报不准确,进攻受挫,后来11月5日,解放军袭击舟山群岛时也因为情报原因而失败,不到十天的时间里,解放军攻岛连续两次失利,组织决定派人潜入台湾与当地的地下党建立联系,收集军事情报,为接下来的解放台湾作战做好准备。
经过慎重考虑后,组织认为朱枫是最合适的人选,她忠诚、机警、成熟,而且在台湾还有社会关系,朱枫的继女陈莲芳此时正在台湾,她的丈夫王昌诚当时是台湾保密局电文部的主任。
尽管朱枫是最合适的人选,但考虑到朱枫一家即将团聚,组织领导人也有些于心不忍,但此时没有第二个合适人员,只能找到朱枫进行谈话,征求她的意见。在得知要赴台取回重要情报,为解放台湾做准备时,尽管出乎朱枫意料,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949年11月25日,香港码头,朱枫登上前往台湾的轮船。
抵达台湾后不久朱枫便与台湾地下党负责人蔡孝乾碰面,两人交换了情报后,朱枫又见到了另一位重要联系人,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吴石将军,当时他担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在解放战争期间吴石曾为组织提供大量情报,随蒋介石赴台后吴石成为了我党情报部门最高级别的“密使一号”。
吴石
这位“第一号”将自己收集整理的绝密情报交给了朱枫,并对她说“这些情报,比你我的生命都重要,希望你尽快送回内地。”
根据预定计划,定期往返香港、基隆的货船上安排有我党的一名特别交通员,朱枫将情报交给他后,这份情报层层传递,最终送到了毛主席的手上。看着眼前的绝密情报,毛主席问是怎么得来的,当得知这些情报是一名秘密女特派员赴台从国民党高层“密使一号”那里取回时,毛主席感触良多,挥毫写下“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在任务完成后,朱枫也接到了上级“速回”的指令,她订好了船票,并托人给上海的家人带去一张便条,表明月内即可回家。但正当朱枫离台之际,台湾地下党主要负责人蔡孝乾被捕叛变,供出了大部分的地下党人员。
蔡孝乾
由于事态严重,通往香港的空、海航线全部紧急封航,只有一架军用运输机可以飞往舟山定海机场。吴石得知消息后,动用个人关系为朱枫提供了一张特别通行证,朱枫于1950年2月4日搭乘军机飞往舟山。当时舟山仍未解放,但那里离朱枫的老家镇海非常近,朱枫计划抵达舟山后找渔船渡海。蔡孝乾供出吴石后,国民党也得知了朱枫的下落。
朱枫来到舟山后,由于舟山已被国民党戒严根本无船渡海,最终没能逃过抓捕。阔别十多年的故乡此时就在烟波迷茫的对岸,朱枫却无法返回。
被捕后朱枫宁死不屈,于1950年6月10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在行刑前,朱枫仍高喊“新中国万岁!”
朱枫的生命永远地停留在了宝岛之上,终年45岁。2011年7月,朱枫烈士的骨灰被运回镇海老家,安葬在镇海革命烈士陵园。此时距离她在舟山遥望故乡的最后一眼,已经过去了61年。朱枫,终于回家了。
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本期的朋友点赞评论关注支持一下吧,咱们下期再见。
2025-10-05 23:24:22
2025-10-05 23:22:06
2025-10-05 23:19:50
2025-10-05 23:17:34
2025-10-05 23:15:19
2025-10-05 23:13:02
2025-10-05 23:10:47
2025-10-05 23:08:31
2025-10-05 23:06:15
2025-10-05 23:03:59
2025-10-05 23:01:43
2025-10-05 22:59:27
2025-10-05 22:57:11
2025-10-05 22:54:56
2025-10-05 22:52:40
2025-10-05 22:50:24
2025-10-05 22:48:08
2025-10-05 22:45:53
2025-10-05 22:43:37
2025-10-04 22:45:44